甘肃日讯 - 甘肃地区最专业的新闻资讯网站!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国内新闻 > 甘肃新闻 祖厉河畔党旗红——探访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地会宁

祖厉河畔党旗红——探访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地会宁

发布时间: 2021-02-02 21:09:00 来源: 未知 作者: 佚名
祖厉河,会宁人民的母亲河。1936年,中国工农红军第一、二、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,播下了革命的火种,在祖厉河两岸呈燎原之势。

新甘肃·甘肃日报记者张斌强李峰陈泳齐兴福盛学卿

新甘肃·甘肃农民报记者何香利

新甘肃·每日甘肃网记者袁志伟

祖厉河,会宁人民的母亲河。1936年,中国工农红军第一、二、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,播下了革命的火种,在祖厉河两岸呈燎原之势。在80多年的岁月里,会宁人民秉承“坚定信念、艰苦奋斗、团结一致、敢于胜利”的会师精神,一心跟党走,在新的长征路上不懈前行。

祖厉河畔的郭城驿镇红堡子村,原名大堡子,因红军会师之后驻扎于此而改名红堡子。在村里,有一座红军长征红堡子纪念馆,数千件藏品忠实地记录着革命先辈在这片土地上舍身血战、地方群众踊跃拥军的光荣历史——

1936年9月,红军第15军团73师作为先遣部队进驻郭城驿,发动群众,筹集粮饷,准备迎接二、四方面军的到来。郭城驿有一个筑于清代的土堡,堡子的主人王瀚为人开明,思想进步,在1931年前后就援助过靖远地下党。9月18日早晨,73师政委陈漫远来到大堡子,希望王瀚支援物资。在得知是红军队伍之后,王瀚亲手打开堡门,热情接待了红军将士。

在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,讲解员向参观者讲述80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。

在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,讲解员向参观者讲述80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。

“红军北上抗日,是顺民意、得民心的大好事,我当全力以赴支持。”在了解红军抗日救国的方针和面临的困难后,王瀚当即捐出家中的3000块大洋和200多石粮食以及部分枪支弹药支援红军,并积极组织村里的百姓接应红军。

73师到达红堡子后,成立了“郭城驿抗日农协会”,王瀚担任了协会副主席,为红军筹粮筹款。1936年9月的《红色中华报》上有这样的报道:“仅在郭城驿一地,就筹集粮食四五百石(70余万斤)……”

三军会师后,红军在靖远渡河的粮草船具都以红堡子地区为中心筹备,渡河指挥部就设在王瀚家里。周围的老百姓纷纷把自家的木材捐给红军造船,甚至把家里的桌子、板凳、门扇都捐了出来……

如今,红军长征红堡子纪念馆就建在红堡子的旧址上,继续诉说着那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。省体育科学研究所退休研究员王东良是这座纪念馆的建设者,作为王瀚的后裔,他继续传承着祖辈“开门迎红军”精神,将纪念馆打造成当地的红色文化展示场所。

“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,是风雨兼程、砥砺奋进的一百年。我们计划在纪念馆举办为期数月的文献展,展出党报1万份、党刊1万册、各类党建图书1万本,为党的一百周年华诞献礼。”王东良说。

从党的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。今天的红堡子村在村党委的带领下,产业发展势头良好、村容村貌整洁、农民生活富裕。

1月19日,“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”全媒体采访组记者在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采访。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新甘肃·甘肃日报记者盛学卿拍摄

1月19日,“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”全媒体采访组记者在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采访。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新甘肃·甘肃日报记者盛学卿拍摄

村党委书记齐占虎介绍说,近年来,村党委以党建引领奔小康为总揽,在组织建设上强堡垒,在富民增收上闯新路,在搭建发展平台上解民忧,实现了党建与富民“双赢”,并连续两次被评为“全国文明村镇”。

在祖厉河流域,会宁县大沟镇厍曲村旁有一条古老的驿道,1936年三军胜利会师后,红四方面军31军91师、93师曾经过这个通道,一路北上到达延安。自此,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在这里留存,红色的基因在这里延续。

厍曲村干旱少雨,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,群众世世代代靠天吃饭。近几年,精准扶贫政策“汇同”来自黄河、洮河的清水,一起滋润这片红色的土地。从2017年起,各级党委和政府投入到厍曲村的扶贫资金达1200万元,建设了1200座先进的钢架无立柱构造塑料大棚。一座座有机蔬菜大棚,如同雨后春笋拔地而起;一车车绿色有机蔬菜,走出大山,走向国内各大城市。

从雨养农业到设施种植,厍曲村党支部创新思路、周密规划,逐户做工作,帮助群众转思路、转认识。党组织搭桥,拓宽增收渠道,让厍曲人成了依靠科技种田的“新农民”。厍曲村也靠大棚蔬菜摘掉了贫困的帽子,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。大沟镇党委书记马宏江说:“厍曲村发生的巨大变化,是党领导群众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功体现。”

建党百年间,默默流淌的祖厉河见证着身畔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。党旗飘扬里,会宁儿女追随着革命先辈的光荣足迹,踏上新征程,再展新宏图。

  • 关键词浏览:
  • 纪念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