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写的赞!六旬老人36年义务清扫小区
打扫卫生的郑淑兰 陈振峰 摄
每日甘肃网6月7日讯(西部商报记者 陈振峰)每天清晨,当这座美丽的城市还沉浸在朦胧的睡梦中时,有一位老人拿着扫帚和簸箕,准时出现在七里河郑家庄135号楼后清扫垃圾。36年如一日,无论春夏秋冬,刮风下雨,她从来没有间断过。邻居们看在眼里,暖在心上,在被她感动的同时,拨打本报新闻热线8119000为她点赞。
虽然从未谋面,但要找这位老人却十分容易。只要到七里河郑家庄135号问一下住在这里的老街坊,每天清晨打扫院子的阿姨在哪里?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:“知道,就住在这幢楼上。”6月6日上午9时,记者来到郑家庄135号,正在向居住在该幢楼上的李先生打听时,李先生指向一位刚出门倒垃圾的老人。当记者说明来意时,老人显得十分不好意思,认为自己只不过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,没想到却让邻居告诉了媒体。
再三询问,老人告诉记者她叫郑淑兰,今年65岁,是兰石厂的退休职工,自从住在这幢楼上后就开始每天义务打扫卫生,至今已有36年了。郑淑兰老人告诉记者,她住在一楼,楼后的院子一直没有人打扫,时间长了会很难闻,连窗户都不敢开,于是她便自愿每天清晨起床将小院打扫后才去上班。
“刚开始觉得累,时间长了也就不累了。”郑淑兰告诉记者,刚开始搞小院卫生觉得麻烦,也挺累的,但是每天坚持下来就不累了,反而感觉一天不扫就心里空落落的,不踏实。退休后有一次她到外地姑娘家去住了几个月,回来后看到院子里扔满了垃圾,方便面桶、塑料袋、废纸随处可见,更可恨的是还有人在院子里大小便,她便顾不上长途乘车的劳累,回来第一天就开始清扫小院,用扫帚扫、铲子铲,光垃圾就提了十几桶,虽然累得腰酸背疼,但是看到小院又变得干净整齐后就觉得再累也值得。
“希望楼上的住户能够自觉一点,不要向窗外扔垃圾。”郑淑兰告诉记者,现在楼上大部分都是租住户,经常有人随手就往窗外扔垃圾。楼后是个死胡同,离附近的公厕有点远,路人经常进来在墙角大小便,为此,她还专门在院子的墙角下种了一排柳树,既美化了环境,又阻止外人在墙下大小便,一举两得。
一个人做好事不难,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。采访结束时,当记者询问郑淑兰,还准备义务清扫小院多久时,老人称只要还住在这里,这个院子还在,就会一直扫下去。